探尋再擔保中國模式特別報道 北京模式的平臺角色
探尋再擔保中國模式特別報道 北京模式的平臺角色
作為新生事物的再擔保業,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上,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2009年,年度再擔保承保額為142億元;2010年,這一數字增加到323億元;2011年躍升至406億元。覆蓋的中小企業數量從2009年的1507筆、2010年的3805筆,增加到2011年的6308筆(不含支持的近8000戶貧困農戶),年平均增長率超過70%……
上面這組漂亮的業績數字,讓首家省級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再擔?!保?008年成立至今,一直為業內廣泛關注。全國十幾家再擔保公司都曾先后前來交流,有的還來過多次。大家探尋的,正是在國際金融危機陰霾未散、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且“貴”的背景下,摸索前行的再擔保業,能夠形成怎樣的發展模式。
北京西二環,梅蘭芳大劇院旁的寫字樓里,北京再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愷告訴記者,經過幾年來的創新和探索,北京再擔保確立了以政府政策為導向,以開發適用于不同類別擔保機構的再擔保產品為切入點,以提升合作擔保機構業務能力為手段,以滿足不同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創新業務為先導的再擔保經營模式。簡言之,核心在于“搭平臺、建機制、資源整合”,在這一模式下,北京再擔保在緩解小企業融資問題上,扮演著多重角色。
擔保資源的整合者“再擔保是一項嶄新的事業,沒有前人經驗可供借鑒,再擔保公司經營模式的確立和完善,是一個不斷響應和滿足擔保市場需求的動態過程?!痹趽I工作多年的秦愷,說起再擔保的每一個成長足跡都如數家珍。
2008年,正值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并席卷全球之際,北京再擔保設立之初的定位是政策性的專業再擔保機構,目的是為北京市各類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北京再擔保要如何做,才能擔此重任?
3年實踐表明,作為財政出資為主的政策性機構,北京再擔保主要發揮著四個基本功能:“增信、分險、規范、引領”。秦愷體會到,再擔保發揮的最大功能作用在于,通過增信分險功能和為各相關利益主體引入各種資源,以搭平臺、建機制的方式引導社會資源向符合政策導向的群體傾斜,在實現多方共贏目標的同時,實現再擔保業務的持續、穩定與健康發展。
從去年以來,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不少地區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境,并集中表現為資金問題。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必須通過系統化的方式來解決,而再擔保的應運而生,恰成為這一系統中的重要平臺。在這一平臺上,有各類擔保機構聯手合作,有各類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參與。北京再擔保因此扮演著資源整合和資源嫁接平臺的角色。
在北京再擔保這個平臺上,集成了政府政策資源、擔保行業擔保資源以及銀行金融機構的金融資源,由此也構成了再擔保公司的三類客戶:政府機構,擔保機構,銀行金融機構。這包括北京市金融局、中關村(000931)科技園區管委會、市科委、市財政局、市商委、共青團市委、北京信用擔保業協會、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等一長串名單,還包括北京市內的近60家擔保公司,數十家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資源整合的效果已經顯現。由于再擔保增信帶動作用的發揮,擔保機構的信用擔保能力不斷提升。3年來,與北京再擔保公司合作的擔保機構業務規模不斷增長,擔保放大倍數也在逐年遞增,2009年平均擔保放大倍數達到6.4倍,2010年達到8.3倍,2011年在外部宏觀經濟環境與金融環境十分不利的情況下,依然達到7.56倍。
市場化運作的推動者“政策性導向、市場化運作”是再擔保公司設計和運營的基本原則。有人說這是一對矛盾,但北京再擔保通過實踐,有效體現了政策導向與市場化運作的結合,并成為再擔保市場化運作的推動者。
一方面,北京再擔保要實現政策性功能,不以營利為目的;另一方面,政策性功能的實現,要通過行之有效的市場化機制,要通過業務創新和產品創新,提供有生命力的產品和服務,達成多方共贏。在這個經營模式下,再擔保產品是基礎和載體,是再擔保發揮功能的直接手段。
“小微企業數量眾多,我們與各機構合作,探索出有特色的‘批發’再擔保業務?!鼻貝鹚f的“批發”,實際上包含了兩大類,一是平臺批發業務,二是專項產品批發業務。
在平臺批發業務下,首先是以自動再擔保方式參與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專項貸款擔保綠色通道。這一綠色通道包括:“瞪羚計劃”、“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小額貸款擔保綠色通道”、“軟件外包企業專項貸款擔保綠色通道”等。2009年,北京再擔保為從事上述專項擔保業務的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提供了50%的自動再擔保,有效提升了擔保公司擔保能力、分散了擔保機構的風險,擴大了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專項貸款的規模,增加了從該專項貸款業務中受益的企業數量。截至2011年,該綠色通道已累計為超過2000戶次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提供了近300億元的融資擔保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登陸中小板、創業板和三板的企業基本都出自于這些受益企業。
平臺批發業務的內容遠不止于此。小微企業平臺融資的開展,讓更多微型企業以及農戶受益。在涉農平臺業務下,北京昌平區160戶草莓種植農戶獲得了近500萬元的貸款擔保和再擔保支持;而北京再擔保聯合國家開發銀行,為中國扶貧基金會所屬的“中和農信”小額扶貧貸款項目提供的擔保貸款,讓四川什邡和北京門頭溝區貧困農戶獲得了小額創業貸款,受益農戶接近8000戶。
另一項“批發”業務,是專項產品批發業務,既包含了支持北京市節能減排產業發展而設計的專項業務產品,也實現了與銀行小微企業專項產品的合作。2010年以來,北京再擔保與民生銀行(600016)“商貸通”批發性業務對接,此后,這一模式成功復制到北京銀行(601169),與該行的“短貸寶”批發性信貸業務實現對接。在這一模式下,通過引入一批擔保機構參與,北京再擔保累計為1000余戶小微企業提供了總計35.56億元的批發性融資擔保支持。
產業行業發展的引領者
“在一系列創新產品中,更具吸引力的,是組織中小企業發行集合信托計劃?!鼻貝鸶嬖V記者,為開拓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在市經信委組織推動下,再擔保公司聯合擔保公司和信托公司推出了中小企業集合信托計劃,2010年當年發行信托計劃14期,規模7億元,受益企業近70家,創全國中小企業集合信托融資發行規模之最。2011年,北京再擔保加大了推動力度,全年共組織13家擔保公司為90家中小企業提供了20期總計10.58億元的集合信托融資支持。
在組織小企業集合信托中,有著明顯的產業引領特點。如北京再擔保聯合北京東城區政府、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及中信信托,共同推出的2011年第一期“雍和園文化創意中小企業發展集合信托”產品,為4家文化創意小微企業融資2000萬元,支持了北京市文化創意企業的發展。
通過再擔保作用的發揮,引導產業發展,是北京再擔保成立之初就定下的原則。在定位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同時,強調的是“政策性導向”,即發揮公共財政政策效能,要順應北京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的需要。操作中,北京再擔保通過業務手冊與合同契約,明確告知合作擔保公司該支持什么不該支持什么,政策導向功能突出。
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再擔保支持的項目中,高新技術企業占39.9%,文化創意企業占2.97%,高端制造業中小企業占17.34%,涉農企業占6.52%,中小商貿企業占33.27%。特別是小微企業占比有明顯增加,占全部受保企業的18.55%,切實體現了再擔保的政策導向功能,使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特別是重點扶持符合政策導向中小微企業的目標得到了落實。
在做產業發展引領者的同時,北京再擔保還擔負著對擔保行業“規范、引領”的作用。秦愷解釋說,“增信、分險”是再擔保的直接功能,用以滿足擔保機構分散擔保風險,增強自身擔保能力的需求;而“規范、引領”側重強調再擔保對于擔保行業的管理服務與政策導向功能。
自2011年以來,受大環境影響,部分地區一些擔保機構出現問題,今年年初,北京個別擔保機構也出現重大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對擔保行業影響很大,甚至可以說已造成行業危機。在這樣的情況下,擔保行業未來何去何從?秦愷坦言,一些擔保機構出現問題,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但不能就此否定擔保行業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從中國現行金融體制看,要想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瓶頸,擔保業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未來看,要促進擔保業持續、穩定與健康發展,一方面需要政府做好擔保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工作,打破信息不對稱問題;另一方面,擔保行業的從業者必須做好行業自律,堅守職業操守。
【作者: 趙洋 吳進宇】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