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融資擔保再改革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成長
來源:金融報道
小微企業、“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由來已久,不僅限制了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也成為政府的一大“心病”。近日,四川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融資性擔保行業健康發展更好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意見》,著力從關鍵環節融資擔保入手,力促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
組建省級再擔保公司
《意見》提出,各地要將發展政府主導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納入地方政府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重要工作和考核內容。要加大投入,通過出資設立、增資擴股、整合重組等方式,發展一批政府控股或參股的、資金實力強、經營管理好、立足服務地方經濟的融資性擔保機構。
同時,發揮政府控股融資性擔保機構的引領作用。完善政府控股融資性擔保機構考核機制,降低或取消對政府控股融資性擔保機構的盈利要求,鼓勵其擴大業務規模,降低擔保收費,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小微企業和“三農”。
活躍的民營資本不可或缺?!兑庖姟饭膭蠲駹I資本有序進入融資性擔保行業,鼓勵民營融資性擔保機構通過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兼并重組、上市等方式增強資本實力、提升服務能力。引導民營融資性擔保機構通過引入國有資本,加強與國有融資性擔保機構的股權合作,提升規范化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明確,今年12月底前完成組建省級再擔保公司。通過新設方式,組建由省級財政出資,地方政府、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的省級再擔保機構。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發揮再擔保的增信、分險和穩定作用,提升行業抗風險能力。
搭建銀、政、擔三方信息平臺
政府推動融資性擔保行業發展少不了政策支持?!兑庖姟诽岢?,要優化強化財政扶持政策,繼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通過資本注入、風險補償、業務補助、費用補助等多種手段,引導融資性擔保機構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同時,繼續對運作規范且符合條件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實行準備金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所得稅減按15%征收的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3年內免征營業稅政策,進一步簡化免稅行政審批。
對于擔保機構自身,《意見》則要求其練好內功?!耙劢怪鳂I、“深耕細作”,針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特點,開發豐富多樣的產品和服務,積極創新業務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要加強風險內控制度建設,健全風險管理體系,不斷完善業務標準和操作流程,向合作銀行充分披露經營管理等信息,及時履行代償義務。
此外,融資性擔保行業監管部門要會同銀行業管理部門、融資擔保行業協會等建立促進銀擔合作的常態化工作機制,積極搭建銀、政、擔三方信息共享和溝通平臺,重點推動解決銀擔合作中涉及的信息共享、合作準入、風險分擔、擔保公司資本金托管、保證金管理等問題。銀行業監管部門要加強政策傾斜和窗口指導,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三農”的融資擔保貸款,可以不列入存貸比考核范圍,對銀行不承擔風險或者只承擔部分風險的,可以適當下調風險權重。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